hyundai motor group h2rWePLKxvs unsplash 1 scaled

文章目錄

免電池 IoT 感測創新|潔測科技如何以無源測溫預防工廠事故

你可以想像電腦在沒有電力的情況下,仍可以正常運作嗎?

在沒有電力的地方讀取溫度?潔測科技打造的「不可能任務」

在 PQSense 潔測科技出現之前,很多人沒辦法直接想到有這種產品,在配電盤深處安裝感測器,居然不用電池就可以持續回傳溫度數據,提前掌握了溫度異常的跡象。不僅每年省下了工作人員數百小時檢查、量測紀錄的時間,也提前為工廠避免災情釀成的鉅額代價。

 

潔測科技創立之初,來自創辦人(現任執行長陳延慶的父親陳川平)曾親身處理過的一起配電盤爆炸事故。當時他們從美國代理了一套溫度感測系統,但連續測溫品質並不穩定,會在傳輸被干擾下導致溫度數值落差大、對應的設備 ID 的溫度值錯誤等等。

 

「就像電話傳輸的內容有時會因雜訊干擾,『你好』聽起來變成「不好」,收到的應該要一樣」,潔測科技執行長陳延慶解釋道,早期陳川平對這問題就很頭痛希望得到解決,傳統的測溫方案往往需要大量佈線,但在許多高壓或密閉環境中的關鍵設備,空間狹小、人員不易觸及,要拉線安裝根本難上加難,再加上複雜電磁環境容易造成干擾,讓數據更難可靠地傳回。

 

自研出全球唯一的無源測溫技術

為了確保測溫資料在高干擾環境下依然準確可靠,潔測科技決定投入自家測溫系統的研發。

而研發靈感正來自 RFID 測溫晶片,這項技術的免電池、免供電,也天然具備抗干擾優勢,很呼應團隊想做到的抗干擾性,在不需要電力下讀取溫度的可能性。不過先前潔測並沒有電力設備開發的經驗,更具挑戰的是,如何把 RFID 感測和測溫場景組合在一起,不僅高度仰賴專業知識,也需要一些解決方案設計的想像力。

 

最終,團隊將系統切分為三大核心組件:RFID 感測器、專用天線,以及讀取器模組,構築出完整的測溫架構。

 

撐過五年虧損與市場教育的陣痛期

這段研發歷程並不輕鬆,公司歷經近三年的虧損煎熬,才成功孵化出第一代產品。但挑戰並未就此結束,接下來的關鍵,是如何找到足夠多的客戶來支撐這項創新。

「如果市場規模不夠,再好的技術也無法生存,」陳川平的洞察發現團隊很早就意識到不能侷限於台灣市場,必須尋找更大的應用場景。因此又花了近兩年的時間積極前進中國市場,持續拜訪代理商、尋找客戶、打開新的產業切入點。

直到 2018 年左右,公司才終於止虧轉盈,站穩第一步。

 

從小眾利基走向跨產業應用:越多模仿,越證明創新

這幾年,產品不僅穩定獲利,也被越來越多客戶證實:這不只是電力測溫的解決方案,更是一項具有跨產業潛力的核心技術。

「最讓人感動的是,它並不是我們原先以為的那種『小眾利基技術』,而是真的能被市場需要、被廣泛應用的產品。」陳延慶點出當年振奮人心的時刻,這項可說是世界唯一的無源測溫技術,隨著市場聲量提升,也開始有競品試圖仿造,甚至搶註智慧財產與商標。

但在潔測團隊眼中,這些都是肯定,他們正在對這產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

儘管「無源測溫」具備諸多技術優勢,但對許多企業來說,它仍是一項相對陌生的解決方案。過去在推廣初期,潔測團隊時常遇到的挑戰,就是如何說服企業在事故尚未發生前,就先投資這項看似「低機率」的防災措施。

 

預防勝於損失:當工廠開始主動找解法

「多數企業在沒有出過事之前,很難真正認同這件事的價值。」陳延慶坦言,他觀察到願意主動安裝系統的客戶,往往是曾經經歷過停電、走火、甚至工廠燒毀的事故。因此,潔測的推廣策略就是盡可能多地與潛在客戶接觸,將「預防性維護」(Preventive Maintenance)的概念傳遞出去。他們常用「行車記錄器」或「保險」來比喻這套系統的角色——事故的機率雖不高,但一旦發生,就是毀滅性損失,而 RFID 測溫系統的安裝僅需一次性投入,設備本身無需電池、免維護,長期下來反而能節省更多人力與維護成本。

「我們建議,只要預算允許,越關鍵的地方越該裝。就像行車記錄器,不是因為天天會出車禍才安裝,而是因為『出一次』的代價太大。」可以說這項感測技術的獨特性,某方面也正大幅提高了產業對預防性維護的重視。

潔測科技以連續測溫方案為起點,今年更進一步跨足到「手持巡檢系統」的開發,目標是取代傳統單點、手持式的測溫方式,特別是針對頻率較低或非關鍵設備的日常巡檢。許多工廠仍仰賴人員以紅外線槍逐點測量,再手動回報至辦公室系統,然而,這樣的方式不僅耗時、易錯,也難以同時取得同一設備環境下的多點數據。潔測則利用無源感測技術,實現免供電、免接觸、多點即時讀取,讓日常巡檢更輕鬆、更全面。

除了巡檢效率的革新,無源無線測溫方案也展現出極高的場景彈性。陳延慶觀察到,許多智慧工廠仍缺乏適合的溫度監控解決方案,尤其在高風險製程中,電池存在潛在危險,多數只能仰賴拉線,安裝難度極高。他舉例,有一位客戶的 LED 烘箱需在 120°C 高溫環境下烘烤玻璃,無法直接放置傳感器,因此過去只能將感測點拉線連接至收集器。當時潔測為其設計了專屬的無源感測解決方案,讓感測器能貼附於玻璃上外部,既安全又實用。

隨著產品的穩定成熟,潔測科技的解決方案也逐漸獲得國際市場認可,目前全球已超過 12,000 套系統導入。許多海外客戶回饋指出,過去他們使用這類產品通常需要安排兩至三小時的教育訓練才能理解操作流程,然而潔測的系統導入,往往在簡單講解一至兩小時內就能上手,讓客戶感到相當驚艷。

 

連結 AI 與 IoT,從數據缺口走向智慧製造核心

這項免電力的創新感測技術,如今正搭上預防性維護的認知潮流,未來,若能進一步結合 AI 與物聯網(IoT)技術,不僅能持續收集環境與設備數據,還能進行多維度的異常預測。

在過去,企業往往將焦點放在通訊與設備控制,卻忽略了關鍵的數據缺口。潔測科技提供的,正是那些原本無法被量測、也無從掌握的溫度數據,讓企業能更全面理解設備運作狀態,提早發現潛在風險,補上過去難以觸及的維護盲點。

「現在的工廠開始主動尋找方案,因為大家逐漸意識到:與其等事故發生,不如提前預防。」陳延慶觀察到,越來越多企業將「不能停機」視為企業韌性的基礎,而不是額外成本。在這樣的意識變化下,安全性、穩定性與可預測性,將成為下一階段競爭力的核心。

隨著物聯網裝置成本逐年下降,數據取得變得更加容易,關鍵在於:企業選擇蒐集哪些數據,以及如何轉化為實際洞察。而潔測的測溫方案,正是這個工業 4.0、智慧製造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未來,感測方案有潛力在結合更多如環境溫度、設備負載、電壓與轉速等參數後,透過 AI 分析系統將能預測設備何時可能出現異常,真正實現從感測到預測、從反應到主動的產線管理升級。

更多文章

lalit kumar HpPmiduLDC0 unsplash scaled
PQSense-TW

工業 4.0 的溫度監測未來趨勢:2025 三大發展方向

隨著 工業 4.0 與數位轉型加速,傳統的溫度監測方式正逐漸被淘汰。人工巡檢與有線感測器已無法滿足效率、合規與 預測性維護 的日益嚴苛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結合 無線技術、RFID 感測與 AI 自動化 的智慧解決方案,協助工業管理者優化營運並預防高成本故障。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