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ub zerdzicki GQn9GnMkVQg unsplash scaled

文章目錄

商業保險科技新趨勢|PQSense IoT 溫度監控助力工業火災預防

商業保險科技的轉型契機

商業保險科技 正在改變保險產業角色。你知道嗎?台灣許多工業火災都來自電力設備過熱——斷路器、電纜接頭、電容器等因接觸不良或老化,長期升溫最後導致燒損甚至爆炸。傳統年度巡檢往往錯過這些漸進式風險,事故發生時,不只是產線停擺,還可能造成鉅額理賠。

過去保險業多扮演「風險轉移者」角色,到了理賠後才發揮作用。如今隨著感測器、AI、大數據的興起,像 Munich Re、Chubb 等保險大廠已經開始走向提供企業 風險預防型保單,幫助客戶降低事故率、同時提升自身保險商品競爭力。

保險商角色轉型:從理賠者到「風險顧問」

過去的風險評估依賴靜態資訊:設備年限、保養紀錄、工廠產能規模等。但溫度感測器、振動偵測器等 IoT 溫度監控 裝置,讓保險公司第一次能直接掌握設備即時狀態,將風險從「事後猜測」轉為「持續追蹤」。

例如,Munich Re 的 HSB 就透過連網溫濕度感測器,讓承保工廠的故障率下降超過 30%,並以數據作為續保與保費調整依據。當保險公司能主動提供風險預警服務時,就不再只是理賠者,而是客戶的風險顧問。

國際上已有案例顯示,保險公司結合智慧感測方案,將收集到的動態數據直接納入核保系統,不僅提供事故預防建議,還會對安裝監控設備的企業給予保費優惠。

對保險業者來說,事故減少代表兩個好處:

  • 降低理賠成本 → 直接改善保險公司的損失率。

  • 提高客戶黏著度 → 客戶認為保險帶來的是「保護」而不只是「賠錢」,續保率與口碑自然提高。

PQSense 為何是理想的預防科技

PQSense 的被動式無線溫度監控系統正好符合這個 商業保險科技 趨勢:

  • 即時熱點監控,補足傳統巡檢盲點

  • 無需佈線或更換電池,安裝簡便

  • 雲端數據可直接與保險公司風險評估系統串接

無論是高壓開關櫃、配電盤還是居家配電箱,PQSense 保險科技方案 都能為保險公司提供動態風險數據,成為開發 預防型保單 的基礎。

工業情境:高壓電力設備的火災預防

工業火災最常見的原因是電力設備過熱。接觸不良、零件老化或長期高載運轉往往會導致「慢性升溫」,一旦超出安全溫度,可能引發電氣燒損、爆炸,甚至造成整個產線停擺。

哪些位置最該被長期監控?

在工業電力系統中,以下是最需要佈署 IoT 溫度監控 感測器的高風險熱點:

  • 電力控制箱內的主要接線(最容易因鬆動或氧化而發熱)

  • 大型電器或機械的電源接點(如變壓器、電容器)

  • 高壓開關與電纜接頭

PQSense 的被動式 RFID 感測器能直接安裝在這些金屬接點或密閉盤內,因為無需電池、免額外佈線,適合長期部署並補足人工巡檢盲點。

工業保險如何受益?

對保險業者而言,這樣的即時溫度數據能改變整個風險管理邏輯:

  • 減少理賠成本:異常在初期就能被處理,火災和大面積財損的機率大幅降低。

  • 用數據定保費:長期收集的溫度數據可以作為核保依據,對維護良好的工廠給予保費折扣。

  • 提高客戶黏著度:保險公司從「理賠者」變成「風險顧問」,更容易獲得續保。

家用情境:從電線過熱到火災預防

在家庭火災中,許多原因與電線過熱或接頭老化有關,老舊公寓尤其有此問題。老舊住宅的配電箱、接線鬆脫、長時間高負載電器都是常見隱性風險。

家庭適合監測哪些重點?

  • 家用配電箱的主要接線端子與分路開關

  • 高耗電家電的電源接點(如冷氣、烘乾機)

  • 舊式插座或延長線高負載接頭

PQSense 可針對家用市場推出簡化模組,安裝在配電箱或關鍵電源點,就能做到長期監控與即時警報。

家用保險的商業價值

  • 理賠風險降低:及早發現異常升溫,可避免電線走火或插座起火。

  • 設計智慧型保單:對安裝監控設備的住戶提供續保回饋或折扣。

  • 吸引新客戶:投保戶獲得額外安全保障,有助提高投保誘因與續保率。

PQSense:預防型保單的關鍵技術

國際案例已顯示,「科技驅動的預防」不僅能為保險公司省下理賠成本,也能成為搶占市場的新競爭優勢。

PQSense 保險科技方案 提供無線、免電池的 IoT 溫度監控 系統,無論在工業電力設備還是居家電氣環境,都能提供 24/7 的熱風險監測與可量化數據,幫助保險業者真正落實「從理賠到預防」的轉型。

立即預約,了解如何展開您的商業保險科技方案!

更多文章

lalit kumar HpPmiduLDC0 unsplash scaled
PQSense-TW

工業 4.0 的溫度監測未來趨勢:2025 三大發展方向

隨著 工業 4.0 與數位轉型加速,傳統的溫度監測方式正逐漸被淘汰。人工巡檢與有線感測器已無法滿足效率、合規與 預測性維護 的日益嚴苛需求。取而代之的是結合 無線技術、RFID 感測與 AI 自動化 的智慧解決方案,協助工業管理者優化營運並預防高成本故障。

Read More →